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属于嫁接技术领域。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包括:扶杆、固定带、卡口、卡栓和倒齿;将本申请的装置用于文冠果嫁接,可避免嫁接后的风折问题,提高文冠果嫁接后成活率,成活率高达97%。
公开号:CN214338779U
申请号:CN202120299844.6U
申请日:2021-02-02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杜维;丁健;阮成江
申请人:Dalian Minzu University;
IPC主号:A01G2-3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发明属于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
[n0002] 文冠果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种仁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文冠果花美、叶奇、果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且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广,是十分值得推广的优良绿化和经济树种。文冠果自然林和低产林占现有文冠果总面积的90%以上,提高已有文冠果低产林和自然林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含油率,是发展文冠果产业的关键。目前对于文冠果良种化改造主要以嫁接为主,其中劈接和贴芽接的方法较为成熟,秋天嫁接后次年或开春嫁接后当年穗芽即可萌发形成可育枝条,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
[n0003] 但我国北方春夏季多季风气候,嫁接枝在春季生长较为迅速,形成徒长枝,及易风折。风折是影响嫁接后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嫁接后如无及时固定造成风折会给林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n0004] 目前,文冠果嫁接后绑缚主要以木杆辅助绑缚为主,木杆提供主要的受力点,靠木杆的韧性提供支撑。然而在实际具体实施过程中,大量使用木杆会造成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以及高接不易寻找合适的木杆等问题。
[n0005]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n000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
[n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n0008] 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包括:扶杆和固定器;
[n0009] 其中,所述扶杆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器;
[n0010] 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带和卡头;且固定带或卡头任一与扶杆固定;
[n0011] 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倒齿;
[n0012] 优选的,固定带卡头端设置有倒齿;
[n0013] 所述卡头包括:卡口和卡栓;所述卡口与所述固定带固定;所述卡栓与所述卡口固定;所述卡栓与所述倒齿适配。
[n0014] 优选的,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器固定;
[n0015] 有益效果:加强杆可以加强固定带之间的刚性,更有利于保护嫁接芽;
[n0016] 优选的,所述倒齿与所述固定带水平方向成的夹角为60°26’;
[n0017] 有益效果:使固定带能够顺利穿过卡头,使其能在合适的位置卡住;
[n0018] 优选的,所述卡栓为弧形,所述卡栓的一端与所述卡口固定连接,另一端方向远离固定带;
[n0019] 有益效果:带有可松紧卡头,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砧木和穗条,卡头可按压卡栓解锁,实现重复使用;
[n0020] 优选的,所述文冠果嫁接固定器的材料为ABS塑料;
[n0021] 有益的效果:固定器采用ABS塑料材质,可一次性注塑完成,利用ABS材料同时具有一定刚性和韧性的特点,即可解决文冠果嫁接后徒长枝的固定问题,又能避免嫁接后风折造成的经济损失;
[n0022] 优选的,所述扶杆宽度为65mm,厚度为8mm;
[n0023] 优选的,所述倒齿间距为0.4mm;
[n0024] 优选的,所述倒齿纵向深度为0.7mm;
[n0025]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宽度为10mm,厚度1.4mm。
[n0026]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包括:扶杆、固定带、卡口、卡栓和倒齿,用嫁接器固定嫁接后的砧木和接穗,当上端枝条遭遇强风时,枝条通过固定装置将嫁接口的受力转移至砧木,同时带动砧木一起摆动,显著减小嫁接口损伤概率,提高文冠果嫁接后成活率,解决了文冠果嫁接后徒长枝的固定问题,避免嫁接后风折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使嫁接后成活率达到97%以上。
[n0027] 图1:为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n0028] 图2:为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俯视图;
[n0029] 图3:为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固定器立体图;
[n0030] 图4:为“V”型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n0031] 图5:为“V”型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俯视图。
[n0032]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n0033] 实施例1
[n0034] 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扶杆1和固定器2;
[n0035] 其中,所述扶杆1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器2;
[n0036] 所述固定2器包括:固定带21和卡头22;且固定带21或卡头22任一与扶杆1固定;
[n0037] 所述固定21带卡头端设置有倒齿23;
[n0038] 所述卡头22包括:卡口221和卡栓222;所述卡口221与所述固定带21固定;所述卡栓222与所述卡口221固定;所述卡栓222与所述倒齿23适配;
[n0039] 所述两个固定器2互相平行,且均与扶杆1垂直,距离为40mm;
[n0040] 还包括:加强杆3,所述加强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固定器2固定;
[n0041] 所述卡栓222为弧形,所述卡栓222的一端与卡口221固定连接,另一端方向远离固定带;
[n0042] 所述文冠果嫁接固定器的材料为ABS塑料;
[n0043] 所述文冠果嫁接固定器的制作工艺为注塑成型工艺;
[n0044] 所述扶杆1宽度为65mm,厚度为8mm;
[n0045] 所述倒齿23前斜面与固定21带成的角度为60°26’;
[n0046] 所述倒齿23的横向间距为0.4mm;
[n0047] 所述倒齿23的纵向深度为0.7mm;
[n0048] 所述固定带宽度为10mm,厚度1.4mm;
[n0049] 文冠果嫁接采用劈接方式,嫁接时间为每年3月份左右,嫁接枝萌发成活后在风季之前需使用固定器固定。使用时需计算好位置,使嫁接口位于两个固定带的中间位置,将其中一个固定器22的固定带21绕过砧木旋转插入卡口221,通过倒齿23卡住卡栓222,以勒紧固定砧木,另一个固定器22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好枝条。当上端枝条遭遇强风时,枝条通过固定器将嫁接口的受力转移至砧木,同时带动砧木一起摆动,显著减小嫁接口损伤概率,提高文冠果嫁接后成活率,使用实施例1的固定装置文冠果嫁接后成活率为97%以上。
[n0050] 风季过后,通过按压卡栓222,拔出倒齿23,从而实现重复利用。
[n0051] 实施例2
[n0052] 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如图3-5所示),包括:扶杆1和固定器2;
[n0053] 其中,所述扶杆1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器2;
[n0054] 所述固定2器包括:固定带21和卡头22;且固定带21或卡头22任一与扶杆1固定;
[n0055] 所述固定21带卡头端设置有倒齿23;
[n0056] 所述卡头22包括:卡口221和卡栓222;所述卡口221与所述固定带21固定;所述卡栓222与所述卡口221固定;所述卡栓222与所述倒齿23适配
[n0057] 所述扶杆1呈“V”字形,且为165°;
[n0058] 还包括:加强杆3,所述加强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固定器2固定;
[n0059] 所述卡栓222为弧形,所述卡栓222的一端与卡口221固定连接,另一端方向远离固定带;
[n0060] 所述文冠果嫁接固定器的材料为ABS塑料;
[n0061] 所述文冠果嫁接固定器的制作工艺为注塑成型工艺;
[n0062] 所述扶杆1宽度为65mm,厚度为8mm
[n0063] 所述倒齿23前斜面与固定21带成的角度为60°26’;
[n0064] 所述倒齿23的横向间距为0.4mm;
[n0065] 所述倒齿23的纵向深度为0.7mm;
[n0066] 所述固定带宽度为10mm,厚度1.4mm;
[n0067] 文冠果嫁接采用芽接方式,嫁接时间为每年3月份左右,嫁接枝萌发成活后在风季之前需使用固定器固定。使用时需计算好位置,使嫁接口位于扶杆1的中间位置,“V”型扶杆1的两端分别紧贴砧木和成活枝条,将其中一个固定器22的固定带21绕过砧木旋转插入卡口221,通过倒齿23卡住卡栓222,以勒紧固定砧木,另一个固定器22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好枝条,当上端枝条遭遇强风时,枝条通过固定器将嫁接口的受力转移至砧木,同时带动砧木一起摆动,显著减小嫁接口损伤概率,提高文冠果嫁接后成活率,使用实施例1的固定装置文冠果嫁接后成活率为98%以上。
[n0068] 风季过后,通过按压卡栓222,拔出倒齿23,从而实现重复利用。
[n0069]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n007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杆和固定器;
其中,所述扶杆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器;
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带和卡头;且固定带或卡头任一与扶杆固定;
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倒齿;
所述卡头包括:卡口和卡栓;所述卡口与所述固定带固定;所述卡栓与所述卡口固定;所述卡栓与所述倒齿适配。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器固定。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齿与所述固定带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26’。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栓为弧形,所述卡栓的一端与所述卡口固定连接,另一端方向远离固定带。
[0005]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的材料为ABS塑料。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齿间距为0.4mm。
[000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宽度为10mm,厚度1.4mm。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4938226B|2017-07-18|一种园林观赏型凉亭式树冠造型方法
CN104255313A|2015-01-07|一种美国红枫嫁接技术
CN103636447A|2014-03-19|一种桃树倒人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CN105815120A|2016-08-03|一种提高成活率的周年可嫁接桃苗的简便方法
CN103250574B|2015-07-01|嫁接时间半年且当年增产的衰老桑复壮改良新方法
CN105453903A|2016-04-06|一种薄壳山核桃嫩枝插入嫁接方法
CN107896784A|2018-04-13|一种核桃树的开槽插皮嫁接培植方法
CN107691003A|2018-02-16|火龙果嫁接方法
CN214338779U|2021-10-08|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
CN101743817A|2010-06-23|树木枝穗嫁接造型方法
CN105993614A|2016-10-12|一种板栗嫁接当年结果的嫁接方法
CN101990827A|2011-03-30|果树休眠期室外枝接法
CN101416596A|2009-04-29|一种梨树的嫁接方法
CN1325615A|2001-12-12|一种果树的嫁接方法
CN104604537A|2015-05-13|一种缩短欧洲云杉童期的高接换冠嫁接方法
CN210519640U|2020-05-15|一种新型绑枝卡扣
CN100452963C|2009-01-21|桃树盛果期延长法
CN103461011A|2013-12-25|果树品种快速高效改造技术
CN211267875U|2020-08-18|一种无花果种植大棚
CN106818260B|2019-12-10|一种梨树拉枝新方法
CN111492818B|2021-11-16|一种板栗树留槽式嫁接方法
CN213695086U|2021-07-16|一种使苗木在生长期直立生长的套杆
CN210808549U|2020-06-23|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
CN106069210A|2016-11-09|一种用红国王作中间砧的缤纷秋色二重嫁接繁育方法
CN108522125B|2020-09-11|一种适宜棚架栽培果树多年生大枝开角的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99844.6U|CN214338779U|2021-02-02|2021-02-02|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CN202120299844.6U| CN214338779U|2021-02-02|2021-02-02|一种文冠果嫁接固定装置|
[返回顶部]